“檢察藍”守護散落“紅色星火”

婺源縣人民檢察院開展革命文物公益保護專項行動

來源:  新法治報·贛法云客戶端     |    日期:  2025年04月23日     |    制作:  何山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在贛東北革命老區婺源縣,一座座承載紅色記憶的烈士紀念碑煥發新顏,散落在山野的烈士墓得到系統性保護。這背后,是婺源縣人民檢察院創新構建的“檢察公益訴訟+紅色文化保護”工作機制在持續發力。2023年以來,該院通過7件英烈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讓91處零散烈士墓重現莊嚴,12處革命遺址煥然一新,書寫了新時代“檢護榮光”的生動實踐。

  今年清明節前夕,一場特殊的聯席會議在婺源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召開。檢察官、文物專家、村鎮干部圍坐在修繕一新的皖浙贛革命根據地展陳館內,共商革命遺址長效保護機制。這樣的跨部門協作已成常態。

  為全面掌握縣內烈士紀念設施的情況,婺源縣人民檢察院與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緊密協作,共同開展了實地走訪與核查工作。他們深入中云鎮、大鄣山鄉、珍珠山鄉、段莘鄉等地,對大鄣山鄉皖浙贛革命根據地、中云鎮龍山革命烈士紀念碑等重要紀念場所進行了詳盡摸排。截至目前,已標記出大鄣山鄉零散烈士墓91座,并對周邊環境進行了全面清理。

  在調查取證方面,婺源縣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部門嚴格把關,通過無人機航拍、走訪調查等多種方式,對縣域內的革命舊居、舊址等英雄烈士紀念設施進行了全面的調查核實。針對發現的墻體開裂、驛道石板下沉開裂、邊坡坍塌、紀念碑瓷磚脫落等問題,他們依法進行了調查取證,確保了監督的剛性。

  針對發現的問題,婺源縣人民檢察院積極與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及相關鄉鎮進行磋商座談,共同商定了保護措施,并籌措資金進行了修復。同時,他們還向屬地鄉鎮制發了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行英雄烈士紀念設施的監督管理職責,加強日常維護與管理。

  更令人欣喜的是,保護行動激發了群眾自覺。大鄣山鄉91座零散烈士墓的標記養護,村民主動認領率達100%;珍珠山鄉退休教師自發組建講解隊,將檢察保護故事融入紅色研學課程。曾經的“被動保護”正轉化為全民參與的“主動傳承”。

  春日的暖陽下,修葺一新的革命舊址迎來研學隊伍。孩子們撫觸著紅軍標語墻,檢察官娓娓講述著保護背后的法治故事。這片紅土地上的“星火守護者”,正用檢察智慧讓紅色記憶永續傳承。(王晶 記者劉宇琦)

  編輯:何 山

  校對:王小明

  復審:程乘玉